文学之约,聚首“最早中国”
伊洛人家
伊洛人家 7502 6
热门 2019-06-13 11:12
     文学之约,聚首“最早中国”
——偃师、封丘、嵩县三县(市)文化界、文学界采风笔会综述

        2019年4月28日、6月8日应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之邀,封丘县和嵩县文化界、文学界的朋友们分别南下北上来到最早中国夏朝帝都——偃师,与偃师的广大文朋诗友汇聚畅谈。通过采风笔会、广泛交流了地域文化与文学创作,为共同发展繁荣洛阳、新乡乃至河南的文化艺术共谋良策大计。
        这种让文学走出本土、异地交流的形式是文学繁荣发展的一种新途径、新路子,也是一种创新。通过异地采风交流能够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扩大文化影响的良好效果。就文学的属性而言,不分地域、种族和国界,文化、文学是人类共有的精神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这个意义上讲,崇尚和繁荣文化使我们每个文学爱好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相互交流就是文化自信最好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交流,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进一步增强双方文化自信的意识和坚强理念。
       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才辈出、文学底蕴丰厚、现代文学迅猛崛起,是三个县市的共同特征。偃师市地处嵩邙之间的河洛盆地,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因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东征伐纣在此筑城“息偃戎师”而得名,先后有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七个朝代在此建都,故有洛阳十三朝古都半在偃之美誉。境内著名的遗址有:二里头夏都斟鄩遗址、尸乡沟商城遗址、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和唐代帝陵唐恭陵。偃师自古人杰地灵,是唐代佛学大师玄奘的故乡,玄奘、班固、张衡、蔡伦、王安石、司马光杜甫、颜真卿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在这里成就了英名伟业,偃师还是客家先民首次南迁出发地和丝绸之路东方起点之一。主要历史文化旅游景点有:玄奘故里、二里头夏都斟鄩遗址、杜甫墓、颜真卿墓、唐恭陵、灰嘴遗址、唐僧寺、刘国故城、伯夷叔齐墓、滑城烟雨、商城遗址和博物馆、黄金大草原、马蹄泉、中华邱氏祠堂等。
         来自黄河之滨的封丘县地处黄河中下游冲积扇平原腹地,坐落在黄河“几”字弯的最后一个大拐角的怀抱内。奔腾不息的河文化在这里积淀出了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城因其优越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是个被公认的“长寿县”。公元前207年,楚汉鏖战中原,刘邦兵败于延乡,逃亡途中偶遇井旁洗衣的翟母,翟母以粟米饭相赠使其得以度过危难,刘邦称帝后,汉高祖饮水思源,为报赠饭之恩,派人寻访翟母,但寻至当年赠饭的井旁时得知翟母已逝,便特为翟母封墓赐诰,并封土为丘,置封丘县。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连理枝”的故事就源起封丘。目前,在封丘县12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悠久的历史文化淳朴浑厚,尊老敬老的传统蔚然成风,宽厚仁义的性情浩古长存,在这里,健康长寿不仅是目标和愿望,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是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一道文化血脉,是历史积淀下来的人文情怀。
        来自白云山下的嵩县,是一个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地方。是洛阳东南隅的后花园。嵩县古称伊国,因中岳嵩山起脉而得名。嵩县地处河洛大地伊河流域,是河洛文化的源区之一。嵩县建制古老,春秋时为陆浑戎地,汉置陆浑县,金为嵩州,明初降州为县,始名嵩县。古代的嵩县北起伊阙龙门,南连荆楚,东接嵩山,西依熊耳,是洛阳的门户存留的遗址有60多处,在嵩县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达200多个,白蛇、青蛇白云山修炼、大禹娶涂山之女为妻,商汤三聘伊尹、姜尚神水救百姓,七仙女、王莽撵刘秀等。程门立雪   伊尹出生的传说至今仍被人们传颂,嵩县八大景陆浑春晓、伊河秋声、九皋鹤鸣、七峰叠翠、三涂雾雨、西岩戴雪、曲里温泉、源头活水更是带有传奇色彩、吸人眼球的自然景观一绝。
在采风交流中,就共同关注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继承、发扬光大和新时代形势下怎样发展文学队伍、提高创作水平、多出文学精品等课题进行了深刻而广泛的交流,达成了共识。通过采风交流使大家开阔了眼界、增进了友谊,提振了精神。充满了自信。三方文学负责人就今后进一步互通信息、加强交流,合作共赢等有关事项进行了友好磋商.同时,相互赠送了作品,参观了偃师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拜了伊尹墓、杜甫墓,游览了玄奘故里、唐恭陵,中华邱氏祠堂、洛阳农博园等名胜古迹,感受了偃师的厚重文化。
           参加采风交流的三县市文化界、文学界主要负责人有:偃师市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李向阳、偃师市作协副主席、杜甫诗社社长杨福茂、偃师市作协常务理事、偃师市作协会刊《洛风》执行主编、诗刊《思归客》艺术总监孙友群、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会长、诗刊《思归客》主编曹志杰、洛阳诗词学会偃师分会会长关书轩;封丘县新乡作协副主席、封丘县作协主席李山、封丘县作协副主席、封丘县诗词学会会长张雨婷;嵩县原作家协会主席,诗词研究会会长龚坚、统战部退休干部嵩县老年诗歌协会副会长杜长军洛阳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嵩县分会会长郭新旗等。
          偃师、封丘、嵩县三方文学社团开展的采风交流活动,得到了文化宣传部门的高度关注和支持,偃师电视台、偃师广播电台、大豫网、掌上偃师;封丘县官方微信平台、河南作家网、中华新闻通讯社、嵩县掌上嵩州、嵩县公众平台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在文化、文学、文艺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图片:384361210305849329.jpg



图片:846184650914043044.jpg



图片:10970483304788069.jpg



图片:微信图片_20190612111140.jpg



图片:微信图片_20190612111543.jpg



图片:微信图片_20190612111620.jpg



图片:微信图片_20190612111454.jpg



图片:IMG_20190428_140108.jpg



图片:IMG_20190428_164806.jpg



图片:4af9731160d4199e7b4786f0e577eec.jpg



图片:IMG_20190428_144143.jpg




图片:IMG_20190428_160628.jpg



图片:IMG_20190428_161204.jpg



图片:622311118320013239.jpg



图片:379327531910129518.jpg

分享:
游客
要评论请先登录 或者 注册
西亳人家 论坛版主 2019-06-13 12:36 沙发
偃师文学界的盛会
清风飞扬 童生 2019-06-14 07:32 板凳
《文学之约,聚首“最早中国”》的报道充分说明了发展和繁荣文学的重要性,文学在社会的发展和进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经济和人们的生活有直接的心理效应和观念影响。人们离不开文学、时代离不开文学、社会离不开文学。三县市的文化、文学相互交流是推动文化、文学发展和繁荣的一种创新形式。赞一个!
清风飞扬 童生 2019-06-14 07:35 地板
好报道,赞一个!
仁士1 论坛版主 2019-06-15 11:18 4楼
采风交流能够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扩大文化影响的良好效果。让偃师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展现给世人,对推介偃师,振兴家乡起到良好作用!
红炮手 举人 2019-06-18 14:53 5楼
俏丽人 贵宾 2019-06-19 10:46 6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