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九十年代
红军影像
红军影像 451567 16
热门 偃师人的一天 2022-07-07 15:04
《我的九十年代》/(河南偃师)李红军

    赘言:我生于1973年,属于70后。小学时,我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做范文在课堂上朗读。高中时,我写下第一部中篇小说《远山》,并开始用笔记本抄录徐志摩、席慕蓉、汪国真等诗人的诗篇。中专时,我在《洛阳日报》发表第一篇诗作《月亮河》。90年代末期,我开始陆续在国内诗歌刊物及文学刊物上发表作品。2003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诗集《赤子还乡》。至今,我已经坚持创作30余年,起过虹君、蓝桥、灵曳、慕清赤子等若干笔名,但从来没有正式使用过笔名,自始至终一直采用父母赐予的本名写作。我并没有加入任何诗歌流派,也没有正式参加过任何诗会和笔会,一直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在诗歌和文学创作这条道路上,默默地前行。这里的一组照片只是我于90年代发表的部分作品,一直珍藏至今。90年代以后,我因为要谋生的缘故,很少投稿和发表,但是一直坚持诗歌和文学创作,宣传故乡偃师,传播文化艺术。在此,我衷心感谢偃师民声网网友们长期以来对我的关心和支持!

图片:001.JPG




图片:002.JPG




图片:003.JPG




图片:004.JPG




图片:005.JPG




图片:006.JPG




图片:007.JPG




图片:008.JPG




图片:009.JPG




图片:010.JPG




图片:011.JPG




图片:012.JPG




图片:013.JPG




附录一:李红军主要作品一览

长篇小说:《楼兰破》、《有一种炁叫鱼玄机》、《伊尹刺探“二里头”》;叙事诗集:《赤子还乡》、《玄奘长歌》、《古希腊伊索诗歌集》;抒情诗集:《赤子雕龙》、《我希望天空蔚蓝如大海》;文艺评论:《彼岸花的白色合唱》、《家风乡愁歌谣行》;散文集:《松树林中迷失的人类》;电视纪录片:《马金凤》、《豫剧史话》;微电影:《洛阳女孩》;电视申报片:《玄奘传说》。


附录二:近作一组

◎偃师八景(组诗)|(河南)李红军

之一·马鞍山色
佛光乡。史家窑村。
这里没有烧三生三世香的佛,
只有悬崖边饥渴的阳光。
被徐霞客的文笔遗落的马鞍山,
不啻为陶渊明心中的桃源,
可惜它备得起鞍鞯,买不起马。
索性让故乡的云骑个够吧!
乡也已经取消,并入府店镇。
佛光遂成为一个孤零零的名词,
马鞍山始终未曾逃脱佛光的怀抱。
遥望少林寺所处的少室山,
马鞍山的山色像山里妹子的眸子,
乌黑油亮,天真写在脸蛋儿旁,
呈现在天空瓦蓝的画布上。


之二·首阳晴晓
撇开风雨和雪霾的首阳山,
但凡日出,光必先及。
红日中央的那只三足乌,
把光阴的箭矢射向这座山峰,
让万丈光芒从此流泻清澄大地:
一半给李白诗中来自天上的黄河;
剩余的四分之三给洛神管辖的洛河,
四分之一给伊尹诞生的伊河。
司马迁把《史记》七十列传首篇,
给了隐居首阳山的伯夷和叔齐,
两位来自孤竹国互让王位的王子,
因周朝不义,誓死不食周粟。
晴日拂晓。他们边敲落腐烂的棋子,
边抖落薇菜上的露珠。


之三·杨村晚渡
鸡鸣狗吠,在杨村斜对面伊洛河北岸渡口,
被摆渡人换成鸭鸣狗吠,因鸡不善戏水。
切记,人们都是从大红的鸡冠上醒来的。
手搭凉棚,伊洛河即将注入滔滔黄河,
康百万庄园已在12公里外矗立400多年,
康氏家族从这里启程,开拓水运王国,
康应魁当众一把火烧掉族人和乡亲欠债账目。
苏轼《念奴娇》唱道,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可大浪淘不尽一叶席卷着乡愁的晚渡。
一人3元,连人带电动车或摩托车5元。
渡一次河,等于一天少吃3个烧饼,
但是对岸齐刷刷的集市,庄稼地,亲戚,
如同——天青色烟雨,在等你,等你,
哪怕是饥肠辘辘,也要渡河奔赴而去。


之四·伊洛合流
泾渭分明。此说不关此景。
发源于河南栾川县的伊河水清,
发源于陕西洛南县的洛河水也清,
伊洛河交汇后,清上加清。
自东向西看,像Yes中的Y字符;
自西向东倒过来看,
则酷似王羲之笔端流露的人字。
不必唱,莽原缠玉带;
不必说,伊洛无弦万古琴;
不必寻,三国时曹植渴慕的洛神;
不必求,神龟背上驮出的洛书。
远观这Y字型的河流,涛声依旧,
精诚的绿水一路铺展彩色绸缎,
追随黄河母亲远古的呼唤。


之五·缑山夜月
月下独酌,念及上善若水,
西王母修道的缑山,则如梦令。
当洪水猛兽来袭,一管长箫呜咽。
周灵王用湮堵法治理水患,
太子王子晋上书,冒死疏导,
类似于《山海经》中鲧和儿子大禹。
风雨无常,父与子剑拔弩张。
王子晋月下离宫出走,直奔缑山,
看透生死,驾鹤升仙。
武则天乘月色撰书《升仙太子碑》。
明月除了清白,只剩无辜的清风。
美籍华人胡天育捐建缑山天文台,
仰望苍穹,也没能抵御住风雨洗礼,
当望远镜撤走,唯余野兔和田鼠。


之六·夹河渔歌
伊河与洛河之间的河谷,一马平川。
这块风水宝地被称为夹河。
夹河滩的房前屋后遍布毛纺厂,
三轮摩托车厂。
纺织和漂染毛线的女子,
安装摩托车大灯和轮胎的男子,
都是昔日渔民的子嗣后代。
婚丧嫁娶的酒席,俗称流水席,
汤汤水水,养活一辈又一辈乡亲。
靠水不吃水,夹河滩人下海,
上网。有两河作伴,左右逢源。
他们口中失传的渔歌,斑斑驳驳,
在张继的七绝《枫桥夜泊》的第二句:
“江枫渔火对愁眠”中再度唱响。


之七·滑城烟雨
滑城河村。秀蔓养在深闺。
乘一支竹蒿,沿滑城河上溯,
一直溯至春秋战国,
这里是诸侯国滑国都邑滑城,
石头房子从不怕火,民风向善。
滑国被迫向郑国奉献巾帛,
充当附庸国。秦师攻打郑国,
上了郑国牛贩子弦高的当,
以为郑国早有防备,灭滑而返。
烟雨中,落荒的人马,戴孝——
向嵩山逃命。所有的道路,
都是湿滑,背负亡国之音的
子民,以国名为姓,
渴慕艳阳,不堪回首烟雨中。


之八·邙山霁雪
邙山,又名北邙。北邙以北,
是一条道走到黑的人——
不到那里就不死心的天下黄河。
生在苏杭。葬在北邙。
北邙大红大紫,吉利,忠贞。
君不闻红脸小儿高声唱:
“帝非帝,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邙。”
雪落北邙,雪火胜过花火。
雪掉儒生和僧道的浊气,
还乾坤以朗朗,以清明和惊蛰。
谁把柳宗元的《江雪》搬到了邙山,
大江远在天边,惟有大河横流。
天晴。雪霁。剑光扫落苍茫,
谁见百花开了,千朵万朵可曾凋谢?

————————————

(李红军,男,汉族,河南偃师人。
2007年,出版长篇小说《楼兰破》。
2013年,出版诗集《赤子还乡》。
2009年,创办红军影像工作室。
现居偃师,撰稿,摄像。)
分享:
游客
要评论请先登录 或者 注册
16条回应 只看楼主 最新
二鬼李 超级版主 2024-12-02 12:06 沙发
文其和尚 童生 2022-11-27 16:47 板凳
★★偃师★★ 论坛版主 2022-10-09 14:52 地板
红军影像 贵宾 2022-09-24 16:37 4楼
洛神之盾:兄弟你也是性情中人,下岗后,矢志不渝,无论是文学还是影像,都很用心,加油!回到原帖
感谢好友支持,在下一定再接再厉。
洛神之盾 秀才 2022-09-03 15:54 5楼
兄弟你也是性情中人,下岗后,矢志不渝,无论是文学还是影像,都很用心,加油!
红军影像 贵宾 2022-08-17 19:11 6楼
根在伊滨:引以为傲的老乡和同学!回到原帖
凡是写诗的人,都知道,写着好些,发表着比登天还难。我也只是一个坚持到底的人。
根在伊滨 秀才 2022-08-04 10:54 7楼
引以为傲的老乡和同学!
红军影像 贵宾 2022-08-03 19:18 8楼
仁士1:笔耕不辍,收获丰多!回到原帖
感谢仁士老师,共同为宣传家乡多做贡献。
红炮手 举人 2022-07-26 16:02 9楼
红军影像 贵宾 2022-07-22 20:28 10楼
感谢丽人长久以来的支持。
红军影像 贵宾 2022-07-17 20:30 11楼
浩海小舟:点赞红军作品回到原帖
感谢舟哥。
红军影像 贵宾 2022-07-12 09:10 12楼
感谢西亳哥多年来的支持。在下一定再接再厉,争取有新的更大的收获,也为宣传家乡偃师做出自己的贡献。
仁士1 论坛版主 2022-07-09 09:31 13楼
笔耕不辍,收获丰多!
俏丽人 贵宾 2022-07-09 08:59 14楼
16条回应 只看楼主 最新
浩海小舟 超级版主 2022-07-09 00:37 15楼
点赞红军作品
西亳人家 论坛版主 2022-07-08 18:06 16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