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区
版块
社会关注
生活服务
网民呼声
去旅游
扫黑除恶进行时
摄影天地
文学艺术
志愿者
站务中心
最新问题回复
史话偃师
杂谈灌水
偃师城事
健康家园
兴趣爱好
车友会
老年书画园地
城市互动
教育论坛
网友中心
天下收藏
文明创建
理论在线
网民呼声
搜索
search
登录
注册
login
首页
>
兴趣爱好
>
天下收藏
>
千奇百怪的瓶子------续
千奇百怪的瓶子------续
幸福树
112708
0
古陶珍瓷
2020-06-10 16:00
千奇百怪的瓶子------续
明崇祯青花罗汉图葫芦瓶
形似葫芦的瓶式,自唐以来,因其谐音"福禄",为民间所喜爱,遂成为传统器形,及至明代嘉靖时,因皇帝好黄老之道,此器尤为盛行并多有变化。
清晚期绿地粉彩葫芦瓶
【净瓶】
唐代白釉净瓶
佛教僧侣“十八物”之一,游方时可随身携带以储水或净手。他渊源于佛国印度,后随佛教传入中国、日本、朝鲜及南洋群岛诸国。瓷质净瓶流行于唐,宋,辽时期。造型为管状细长瓶,颈中部突出如圆盘,长圆腹、圈足、肩部上翘的短流多作瑞兽首形。
元-明巩县窑净瓶
元,明以后器身多扁圆,颈较短,流肥硕。入清以后,这一器形为皇家垄断,演变为直颈、丰肩、敛腹、高圈足外撇如盖展开、无流,成为清朝朝廷赐给西藏高级僧侣插草供佛之物,故又改称“藏草壶”。
清绿彩二龙戏珠净瓶
【玉壶春瓶】
明洪武釉里红牡丹纹玉壶春瓶
又称玉壶赏瓶,流行地区广,沿用时间长,宋以后历代各地窑场均有烧制。它的造型是由唐代寺院里的净水瓶演变而来。基本形制为撇口、细颈、垂腹、圈足。
清光绪青花芭蕉竹石玉壶春瓶
玉壶春瓶是一种以变化柔和的弧线为轮廓线的瓶类。其造型上的独特之处是:颈较细,颈部中央微微收束,颈部向下逐渐加宽过渡为杏圆状下垂腹,曲线变化圆缓;圈足相对较大,或内敛或外撇。
清酱釉玉壶春瓶
【弦纹瓶】
南宋龙泉弦纹瓶
又称起弦瓶,因瓶体环绕一道道凸弦纹作装饰而得名。宋代定窑、官窑、哥窑、龙泉窑等多有烧制。
清德化鱼耳弦纹双鱼耳瓶
【洗口瓶】
元建窑洗口瓶
因瓶口似浅洗而得名,流行于宋,以龙泉窑烧制量最大。南北各窑场所烧制的洗口瓶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种:一种为洗口、直颈、折肩、筒式腹、浅圈足;另一种是洗口、长颈、扁圆腹、圈足。此类瓶可能是从油灯发展而来。
清中期三色哥釉活环洗口瓶
【鸡腿瓶】
辽奶白釉褐彩萱草纹鸡腿瓶
又称 鸡腿坛,辽、金时期陶瓷典型器之一。侈口外卷,溜肩,腹部修长形如鸡腿,故名。
清雍正绿地粉彩开光瓶中瓶鸡腿瓶
【凤首瓶】
唐/辽白釉凤首瓶
辽代的一种瓷器。多作伸颈、敛翼、直立的凤形。花式杯口,凤首张目曲嘴,长颈、宽肩、底足外展。
辽黄釉凤首瓶
【连座瓶】
南宋龙泉窑连座吉字瓶
因瓶体与瓶座连为一体而得名,流行于元代。
【扁腹绶带葫芦瓶】
明永乐甜白扁腹绶带葫芦瓶
器形似扁葫芦,颈部有对称双系,因腹圆若满月,又称“抱月瓶”或“宝月瓶”。此式瓶始见于明代洪武御窑器,盛行于永乐、宣布德两朝,此后至明末不复出现。清代康雍乾三朝官窑有仿制品或略加变化,改称“马挂瓶”,为皇亲国戚骑马出行时随身携带的用具。
清雍正仿汝釉扁腹绶带葫芦瓶
【天球瓶】
清光绪青花矾红龙纹天球瓶
天球瓶是受西亚文化影响极深的一种瓷器造型,创烧于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景德镇窑,多见青花。以海水龙纹为贵。永乐朝开始成为观赏式瓶,宣德年间较为流行。瓶形为小口、直颈、丰肩、假圈足、砂底微凹。因圆球腹硕大,像是从天降下来似的,故名。
清晚期墨地五彩雉鸡牡丹图天球瓶
【四方倭角瓶】
喜欢
0
分享: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幸福树
论坛版主
加关注
写私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