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毛红军即是工农红军第四军,因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所以,根据地的群众亲切地称呼红四军为“朱毛红军”。当时中共中央和湖南、江西、广东省委在一些指示、报告、通报中,也都称红四军为“朱毛红军”。
朱毛红军共有六个团,即28团、29团、30团、31团、32团、33团。这六个团由以下三部分队伍组成:一部分是毛泽东率领的1927年10月上井冈山的秋收起义及上井冈山过程中沿路收集的各地农军部队,这部分队伍中的湘南起义农军编为30团和33团,湖南宜章农军编为29团,直接参加秋收起义的农军编为31团;一部分是原来就占据井冈山的两个“山大王”──袁文才和王佐率领的当地农民自卫军,被编为32团;另一部分是1928年4月上井冈山和毛泽东会师的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被编为28团。1928年12月1日,彭德怀率领的平江起义部队同朱毛红军会合,这又是一部分队伍。
1933年10月至1934年8月,红四方面军再一次击败以刘湘为首的川军的六路围攻,歼灭大量川军部队,并缴获众多武器物质,大大充实了红四方面军的实力,使川陕苏区到达顶峰时期,红四方面军辖5个军11个师32个团约5万人。1935年1月22日,长征途中的中共中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电令红四方面军“实行向嘉陵江以西进攻”,策应中央红军作战。接电后,红四方面军在广元县旺苍坝召开紧急会议,决定迅速打造船只,解决渡江工具;收缩东线部队,主动出击陕南,调动敌人北移,创造渡江条件。红四方面军随即发动广昭战役,意图开辟川甘边根据地,战役受阻。
1935年3月29日至4月21日,红四方面军发起了强渡嘉陵江战役,歼灭川军近万人,占领嘉陵江以西大片地区。随后,红四方面军放弃川陕苏区,部队及撤出的苏区地方干部共计10万人西进,夺取茂县、理番县、松潘等地,开始长征。
1937年8月,红四方面军余部红四军5700人、红三十一军5000人及部分直属部队和红二十九军1200人等整编为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投入抗日战争。
党建培训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