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小管子 解决大问题——康复科应用IOE技术病例分享
市医院宣传科
2018-04-20 16:12
    临床上很多由于各种原因如颅脑损伤、脑中风后出现吞咽障碍的患者,此类病人通常采用长期留置鼻饲管进行营养摄入。而长期留置胃管极易出现咽反射迟钝、不同程度的贲门括约肌松弛、顽固性呃逆、胃-食管反流等症状,并且易促发或加重肺部感染,而且留置胃管期间也不利于吞咽功能的训练,因此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
    我院自外出学习IOE技术(即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法)并成功开展后,避免了传统鼻饲管的缺点,大大解除了病人的痛苦。IOE技术既是一种进食代偿手段,也是一种治疗吞咽障碍的方法,这种技术完全代替了鼻胃管。
         IOE技术具体方法:在患者需要进食时经口插入食饲管进入食管,进食后食饲管就可拔出。
         该项操作优势在于:既避免了传统持续经鼻至胃部鼻饲法的缺点,而且在插管的过程中能刺激舌根部、诱发吞咽反射,同时也符合经口进食的生理规律,无鼻腔刺激,避免咽喉部肌肉痉挛。患者不需长期带管,且操作简单,可由病人家属独立操作方便喂食,还不影响外观形象,不影响康复训练,提高了患者的接受度。

图片:1524121019(1).png


    我院康复科引进该项技术并成功开展,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目前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也相继开展了此项技术。
   康复科成功开展IOE病例分享:
        患者常某,女,62岁,2017224由神经外科转入康复科,精神差,留置胃管,洼田饮水试验4级(该试验可以观察到患者的饮水情况),吞咽启动明显延迟,经吞咽功能评定为口腔期和咽期障碍。
        入院后康复科为患者制定强化吞咽反射、刺激本体感觉,被动活动舌肌等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计划并认真实施。315,给予拔出鼻饲管而应用IOE技术。
        治疗3周后,评估患者洼田饮水试验2级,吞咽启动正常,能经口进食半流质饮食(因患者尚存在口腔期障碍),全程无呛咳,结束应用IOE进食,患者精神状态较前明显好转。

图片:微信图片_20180419113937.jpg


拔胃管前

图片:微信图片_20180419113940.jpg


拔胃管后实施IOE

图片:微信图片_20180419141554.jpg


家属为病人操作

图片:微信图片_20180419141607.jpg


治疗3周后,经口进食无呛咳

图片:微信图片_20180419141615.jpg


阿姨摆出表示胜利的手势

    目前,康复科已熟练掌握IOE技术,帮助患者解除痛苦,为患者的康复再次增添了动力。这不,已经出院回家的齐伯伯和郝伯伯的家人听说了这么先进便捷的技术,于410下午不约而同来到康复科,咨询相关事宜。
       护士长任真真与家属交流沟通后得知,两位患者均长期留置胃管,带胃管期间反复出现顽固性呃逆,肺部感染征象也时好时坏。频繁的呃逆造成病人食欲差、消化功能下降,家属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由于IOE技术操作简便,在责任护士王争辉和王晓利耐心讲解和精心指导下,很快,两家的家属便能较为熟练地上手了
        在应用IOE技术4天后,科内护士对两位病人进行随访,家属很高兴,说:病人呃逆症状明显减轻,食欲及精神也明显好转了。听到这些,任真真和科室人员非常欣慰。

图片:微信图片_20180419113956.jpg


向家属讲解注意事项

图片:微信图片_20180419141622.jpg


护士耐心指导和示范

图片:微信图片_20180419114010.jpg

图片:微信图片_20180419114005.jpg


家属很快“上手”

       IOE技术在我院中医科也得到了推广,经实践,受到了中医科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图片:微信图片_20180419114014.jpg

到中医科推广IOE技术

图片:微信图片_20180419114018.jpg


评估患者吞咽功能

图片:微信图片_20180419114022.jpg


向病人及家属讲解IOE技术优势

图片:微信图片_20180419114025.jpg


实施IOE技术

        IOE技术的应用,让吞咽障碍患者能早日恢复经口进食功能,让患者有尊严的生活。医者仁心,病人的康复就是我们不断努力的方向!
分享:
游客
要评论请先登录 或者 注册
牧童 举人 2018-04-20 16:23 沙发
新技术,方便了患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