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在即,岳滩镇中心校突然宣布教师开始竞聘上岗,并且已经聘定各校领导及中层人员的岗位,所剩岗位远远不能满足一线教师数量,各校校长负责本单位的选聘工作......刹那间,教育界一片哗然,人人自危,有门路者开始动用一切关系,七姑子八大姨齐上阵,大权在握的领导们也提前进入收礼模式,静等求着上门,一时间,偃师各行各业的好多领导都被托去找教育界领导打招呼......经过一周的不眠之夜:学校领导及亲属、有关系、肯出血的(即使素质再差,平时在校只能打杂的)全部上岗,而许多教学一线的骨干却名落孙山,这大大伤害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1、有失公平:既然是公开竞聘,就应该是上至校长中层,下至一般教师,对每一个岗位都有竞聘的权利,而不是在广大教师不知情的情况下秘密确定校长,中层及他们的岗位。各个学校应该一个标准,而不能是一个校门原有人员少就不分好坏统统选聘上,而超编制的校门即使再优秀也会落聘(毕竟学校超不超员不是教师的错),更不能是一人说了算。
2、不切实际:这次定岗方案城市农村一刀切不合实际。现在农村的生源远远不如城市,但需要开设的班级和科目是一点也不能少的,一味的按学生数,不考虑班级数量去核定编制岗位只能是农村教师的工作不堪重负,出现许多类如包班,一人兼数门主科的现象,所以导致了聘上的骂爹,落聘者骂娘的现象。试想把一个老师绑在教室,没有了备课,批改作业的时间,想要教学质量只是一句空话,作为农村学校的学生家长也是不会答应的。
3、制定政策有失法律依据:聘上的有岗,落聘的待岗、培训、或去支教,依据是什么?是她们教学水平太低需要学习,还是他们违法了?再就是他们的教师资格是假的?这种剥夺一个公务员的工作权利就是实实在在的违法!
总之,这次教育选聘工作存在太多问题,且正在慢慢发酵,也给偃师教育埋下了诸多隐患,除了领导增加了灰色收入外,受伤的是大多数一线老师,他们今后需要考虑的是怎样迎合领导,走后门拉关系而不至于今后落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