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破解“猝死困局”,这款“救命神器”在偃已上岗...
2019年11月,演员高以翔在浙江卫视录制综艺《追我吧》时意外心源性猝死,年仅35岁,轰动整个娱乐圈。2020年11月,一代传奇“球王”——阿根廷球星马拉多纳因因突发心梗深夜去世,享年60岁。2021年1月,被称为中国“最美机长”的南航机长贺中平,因突发心肌梗死不幸离世,享年55岁。随着生活工作压力加大,在心脏性猝死的“死亡名单”上囊括了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运动员、商界精英、知名政要、演员导演、医护人员等赫然在列,更有无数普通人。当前,预防心脏性猝死最有效的急救措施就是发现心律失常后,立即用除颤仪予以电转复、恢复窦性心律,但持续性或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不可能永远躺在医院的除颤仪器旁!那么,“高以翔式猝死困局”何以破解!?图片:微信图片_20210916112226.jpg

日前,洛阳市偃师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史晓婧主任、李翔医师团队在郑大一附院心内科姜正明教授协助下联合攻关,成功为某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完成了偃师本地首例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体内植入术,实现患者心脏自动识别恶性心律失常、及时自动复律,为随时随地预防心脏性猝死,有效破解猝死困局再添“救命神器”!图片:微信图片_20210916112232.jpg

图片:微信图片_20210916112235.jpg

心律团队施行除颤器(ICD)体内植入此次接受除颤器(ICD)体内植入手术的是一位近60岁的女性患者,半年来反复发作一过性黑朦,逐渐出现阿斯综合征,心电图及心电监护提示窦性停搏、逸搏心律,尖端扭转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经过心血管内科团队反复研讨和郑大一附院姜正明教授远程会诊,并征求患者家属意愿,为长远安全起见决定为患者进行双腔ICD植入术。术后,患者手术切口愈合佳,病情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此项技术的开展标志着我院对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微创介入治疗再上新台阶,又一次填补了偃师地区心血管疾病领域的重要技术空白!图片:微信图片_20210916112238.jpg

图片:微信图片_20210916112241.jpg

心脏复律除颤器(ICD)体内运作良好李翔医师介绍,超过80%的心脏性猝死是由室速或室颤等严重心律失常所致,发作突然,若不及时有效的抢救,短期内很快心跳停止。这时患者就需要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除颤器——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通俗地说就是装在体内的除颤仪。李翔医师表示,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植入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对患者创伤小,术后一周左右即可康复出院,同时医院会定期为患者进行程控检查。这也是当前该类患者防止院外心中猝死的最有效手段,在恶性心律失常的预防方面优于当前任何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图片:微信图片_20210916112245.jpg

图片:微信图片_20210916112249.jpg

微创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顺利出院专家科普洛阳市偃师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史晓婧主任指出,大多数心脏性猝死是因为室性心动过速、室颤或者是心脏骤停导致。预防猝死,首先要知道哪些是心脏性猝死的高危人群。第一类是冠心病患者,尤其是陈旧性心梗、心力衰竭、心脏扩大、心脏射血分数过低的患者;第二类是心肌疾病患者,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等;第三类是遗传性心律失常,如Bruagda综合征、长QT间期综合征、早复极综合征等。当患者出现室速或室颤所致的心脏骤停、伴发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和左室功能障碍的非持续性室速,以及原因不明的昏厥时,均需由心血管专科医师评估是否需植入ICD。图片:微信图片_20210916112254.jpg
心律门诊服务热线:18237982801(李翔医师)心律门诊诊室地址:门诊二楼西区220室(每周一上午)心血管内科服务热线:0379-67782092(一病区)0379-67799552(二病区)0379-67798302(重症监护病区)图片:1bbf318e5d09bf0018689e261ed3be2.jpg

仁士1
论坛版主
2021-09-18 08:53
沙发
不错!
以以
秀才
2021-10-09 14:46
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