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会圣宫碑看宋置永安县的背景
景麓耘夫
景麓耘夫 21983 0
2020-03-09 11:31
     由会圣宫碑看宋置永安县的背景
                   胡
   (北宋虽然定都汴京,但由其政治宏图所决定,其对周、汉故都之洛阳特别钦重,于是置洛阳为“西京”,建皇陵于巩县(宋时巩县属于西京洛阳),建皇家宗庙会圣宫于“永安县”(在今偃师市山化镇)的邙山上。为考证其渊源,作者特撰写了几篇关于会圣宫碑的论文,此其一。)
   在偃师市山化乡的凤凰山上,矗立着一座号称“中原第一碑”的古碑,所谓“中原第一”,一是碑身高大奇伟,走遍中原,没有可与之匹敌的;二是造型典则,雕造精美,不愧是石刻艺术的奇葩;再是碑文之长、言辞之美,又中原地区所少见。
     而,会圣宫碑的价值远不在于观赏。它是北宋皇家宗庙——会圣宫——的附属建筑,碑文记述了会圣宫的兴建始末,阐发了北宋皇朝宗周继汉的理念,热烈讴歌了开国以来的几位皇帝的“圣政”,多侧面地反映了北宋王朝的社会风貌,也昭示着北宋朝廷的政治抱负。
   近来笔者对会圣宫碑作了潜心探讨,获得了一些成果,为了尽早与大家分享,故而特以会圣宫碑为主要依据对北宋设置西京永安县的政治、文化背景作点探讨。
   上图是会圣宫碑的篆额,碑额上自右到左阴刻着312个篆字:“新修西京永安县会圣宫碑铭”,这就是会圣宫碑的标题。哪里是西京?永安县是怎样设置的?会圣宫属于什么性质的建筑?下边将以这些问题为线索进入论证。
开宗明义是会圣宫碑文的特点。为了尽快的了解碑文原意,我们特提前对碑文的开头段予以解读。
   会圣宫碑文开头段原文
   臣闻,宅万邦而垂统者,帝王之丕业也。故奉先之道,崇其孝而为大;亘百世而流光者,祖宗之懿德也。故锡羡之庆,炳其耀而弥显。成周之卜惟洛食,验风雨于神枢;炎刘之作我上京,游衣冠于高寝,盖以钦其世烈。奠厥灵居,履霜露而沾裳;聿凝宸感,列枌榆而建社。爰考国章,非夫舄奕垂休,无以袭巍巍之盛;吉蠲致飨,无以表烝烝之思。
   笔者的翻译
臣闻,位居万邦之首而传承华夏正统,这从来就是帝王家的头等大事。从这一点讲,奉祀先祖的要义,就是要钦重其孝道从而发扬光大。历史上,能够经历千年百代流传光大的,正是祖宗的懿德。为此,历代皇朝圣君举行的隆重庆赏、祀典,务必要使其孝道愈加彰显。以周公、成王为首的周王朝之所以要执着于通过观星测景,验证洛阳为天地中枢,选定在此兴建都邑、宗祀;刘汉(东汉)之所以要建都“上京”(洛阳),在这里营建宗庙、社稷、陵寝,并把西汉诸帝神主从长安迎至洛阳奉祀,其用意都是要钦重祖上的丰功伟业。正是为此,周、汉有识之君出于对自己皇位强烈的责任感,才不辞让霜露衣,奔波劳作,在洛阳大力兴建宗庙社稷。于是,考据国家典章,乃知,如果不是建成宏敞壮丽的宫庙来奉祀先祖,则不足以使圣祖巍巍盛德垂范传承于后世;如果不是拿圣洁清馨的供品享祀宗祖,则不足以表达嗣君的烝烝孝思
   碑文首段从正、反两方面强调了兴建会圣宫在“宅万邦而垂统”上的崇高意义,这是碑文的中心,这一思想贯穿着两千余言的碑文全篇。
           一、洛阳为西京,山陵在焉
   北宋的首都在开封,这是大家所熟知的。但对北宋立洛阳为“西京”,知道的人却不多。事实上,北宋以洛阳为“西京”是正史有确切记载的。成书于元人之手的《宋史》载:“(洛阳)宋为西京,山陵在焉。”北宋之所以立洛阳为西京,主要是因为“山陵”(北宋的皇陵)在这里。
近来有学者以为,北宋之所以看重洛阳,是着眼于洛阳的山河险阻,是从军事防御考虑的。这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全面。笔者的研究表明,北宋以洛阳为西京最深层的原因是对洛阳的历史地位的推重,是巩固宋朝皇统地位的政治需要。
近代的一些学者曾经指出,北宋是中国古代史上富有个性而且卓有建树的朝代。宋太祖及其后继的几代皇帝(至少可算到宋仁宗)确实施行了一些让人耳目一新的政策。比如,偃武修文,推崇文治,倡导以民为本的清明政治等,着实使宋初的政治、经济获得空前的发展。“宅万邦而垂统者,帝王之丕业也。”(见《会圣宫碑文》开头句;《会圣宫碑文》以下简称“《碑文》”)为了使北宋的正统地位得到永久的巩固,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在这一问题上动了不少脑筋,他不仅责成文臣们务必效法前代圣朝励精图治,甚至对他的武臣也有同样的要求。《太祖本纪》:“建隆三年……上(太祖)谓侍臣曰:‘朕欲武臣尽读书以通治道。’”要求武臣读书以明治国之道,有史以来并不多见。
宋初的几位皇帝在这一思想上是比较一致并且从未动摇过的。不仅如此,他们在认哪一代为本朝的继承对象这个问题上也有独特的答案。由《碑文》看,北宋君臣不仅不把隋朝当成所要效法继承的前任,甚至连唐朝也不愿多提,他们高视前世,起码的目标是宗周、继汉,甚至更远,将“山陵”营建于“西京”,将宗庙建在偃师的凤凰山上就是出于这种深心。
二、炎灵启运 ,宋德惟火
《碑文》在其铭文的开头赞颂道:“炎灵启运,赤伏呈祥。造我区夏,扬其烈光。”这是讴歌宋太祖的,然而“炎灵”、“赤伏”,出自周武王、汉光武有天下的故事。《碑文》以“炎灵”、“赤伏”(火德的象征)讴歌开国皇帝,反映着宋人对华夏正统文化的推崇,反映了宋初直至仁宗朝把周、汉王朝作为所追随之楷模的政治取向。
在相当长的中国历史上,“五德”说一直居于支配地位。一代王朝初建,首先要做的大事之一就是确立该政权以某一“德”为国“运”,从而“改正朔、易服色,建宫邑……”。北宋在这上面做得比以往朝代有过之而无不及。“建隆(宋太祖开国年号)元年……定国运以火德王,色尚赤。”(见《宋史·太祖本纪》)定“国运”为“火德王”,这就是北宋开国伊始“制礼作乐”的基调。
《宋史·礼乐志》中保存了大量讴歌“火德”的歌词。比如“象分离位,德配炎精。景风协律,化含神生。”“离明御正,德协于火。”“赤精之君,位于朱明。”“炎精之神,飞軿碧落。驾以浮云,丹书赤雀。”“宋德惟火,神实司之。”“炎精”、“朱明”、“丹书”、“赤雀”、“景风”、“离明”、“离位”等,皆崇尚“火德”之辞。
以“火德”为“国运”,必然对其政治路线产生重大影响。仁宗朝滕宗谅言:“国家以火德王天下;火失其性,由政失其本。”他以此为据,恳请太后还政于皇帝。(见《续资治通鉴长编》)。
宋宰臣钱惟说:“伏以春秋朝陵,载于旧式,公卿亲往,盖表至恭。历代以来,国章斯存。周以火德,有赤鸟之符。”“赤鸟符”典出武王伐纣,(见《史记》)周为“火德”,宋人确信。
“赤伏”(“赤伏符”),典出汉光武故事,(详见《汉书》、《资治通鉴》)故《碑文》称刘汉为“炎刘”。宋以“火德”自命,标志着他们追随周、汉的政治信念。
三、卜惟洛食作我上京
   《碑文》的首段称:“成周(以周公、成王为首的西周王朝)之卜惟洛食,验风雨于神枢;炎刘(以刘秀为开国皇帝的东汉王朝)之作我上京,游衣冠于高寝……”这是赵宋特立洛阳为西京的历史根据。
   “卜惟洛食”出自《书·洛诰》周公语:“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东,亦惟洛食”。他说,经过包括观星测景、灼龟卜筮等严谨考察,发现洛阳之“涧水东,瀍水西”和“瀍水东”都是最适宜王朝建立宗庙社稷的地方;
   “游衣冠于高寝”,语出关于汉光武帝的载述。《汉书·礼仪志》:“既营建雒邑,帝(光武帝)无心京师(长安),乃于东都(洛阳)固本里北起天经宫,以游高祖衣冠,四时致祭。”《资治通鉴》:“光武……二年,起高祖庙于洛阳,四时合祭高祖、太宗、世宗。建社稷于宗庙之右;立郊兆于城南。”同时,东汉还把皇陵卜建于洛阳南、北二原,称“南、北二兆域”。
    “上京”,《辞源》释为首都,为地名。说:渤海以肃慎故地为上京;契丹改皇都为上京临潢府;金熙宗以京师会宁为上京府。班固《西都赋》称长安为“上都”。《碑文》称引周、汉故都洛阳为“上京”,足见宋人对周、汉故都的推重。
   受成周、刘汉“作邑”、“作京”的感召,宋太祖执意要迁都洛阳,甚至做出游至洛阳不回汴京的事——这曾经是魏孝文帝用过的手法——但由于一些关键人物的反对,迁都没能实现。
   反对迁都的重量级人物是后来掌国的太宗皇帝,所以,终太宗之世没有怎么提迁都的事。但是到了太宗的继承者真宗朝,迁都的事再次被提起。景德四年初,“西京父老恳祈驻跸,上(真宗)因(于是)为(对)宰臣曰:‘周公大圣人,建都据形胜,得天地正中,故数千载不可废;但今艰于餽运耳!’”真宗确信洛阳“得天地正中”“不可废”,但因粮饷调运艰难而无可奈何!
   仁宗年间,迁都的动议仍在继续。景祐三年,范仲淹言:“臣……以孔道辅曾言迁都西洛,臣谓未可也。国家太平,岂可有迁都之议。但西洛帝王之宅,负关、河之固;边防不宁,则可退守。……宜讬名将有朝陵之行渐营廪食。陕西有余可运而下;东路有余可运而上。……太平则居东京通济之地,以便天下;急难则居西洛险固之宅,以守中原……此长世之道也。”范仲淹从军事防御、经济发展考虑,并作了解决“艰于餽运”这一问题的设想,他的观点也是近代学者容易认同的;然而使太祖、真宗、仁宗诸帝不可释怀的则是“得天地正中”的“帝王之宅”。迁都未能实现,当有补救,于是宋初就有特设西京、永安县的举措。
        四、崇其孝为大置永安以奉陵寝
   《碑文》开篇强调:“宅万邦而垂统者,帝王之丕业也。故奉先之道,崇其孝而为大。”“以孝治天下”是华夏治道的传统提法。北宋王朝要继周、汉之后跻身圣朝之列,所以要对此发扬蹈励。史载,宋太祖于建国之初,分别给其高祖、曾祖、祖父和父亲的陵墓上尊号。“太祖建国,号僖祖曰钦陵,顺祖曰康陵,翼祖曰定陵,宣祖(太祖之父)曰安陵。”“安陵在京城(汴京)东南隅,乾德(宋太祖开国初年号)初,改卜河南府巩县西南四十里訾乡邓封村。”(见《宋史·志·山陵》)
   “宣祖”未做皇帝,因为其子要“崇其孝而为大”,所以他的坟墓被迁到皇陵区,并以皇帝陵规格营建。巩县俗称“七帝八陵”,“安陵”是第一座。此后北宋有七位皇帝皆“祔葬”于“安陵”以近。
   太祖陵号“永昌”,太宗陵号“永熙”,真宗陵号“永定”,仁宗陵号“永昭”,英宗陵号“永厚”,神宗陵号“永裕”,哲宗陵号“永泰”;南宋诸陵一仍旧制,分别号“永祐”、“永思”、“永崇”、“永茂”……皆冠一“永”字。
   安陵原本不冠“永”字,史书偶有称其为“永安陵”的,然而宋人对此颇有微词。“乾兴元年戊寅,诏真宗陵名曰‘永定’。始,丁谓请名陵曰‘镇陵’。及谓贬,冯拯谓三陵(宣祖陵、太祖陵、太宗陵)皆有‘永’字,故易曰‘永定陵’。然‘永安’乃县名也,宣祖陵止名‘安陵’;又不知翼祖已名定陵,于是,复追改翼祖陵为‘靖陵’。议者讥拯不学,当时无正之者。”本来前任宰臣已经给真宗陵起了名号叫“镇陵”,只因丁谓被贬,接替他做宰臣的冯拯否定“镇陵”这一名号,理由是三陵皆有‘永’字;事实上宣祖陵只叫“安陵”,“永安”是县名,不能用县名作皇陵名号。(详《续资治通鉴长编》)由此可知永安县得名在早。
   现在很少有人了解北宋的永安县。《辞海》永安词条下只载有其他的永安县,未载北宋所设之永安县。事实上宋置永安县是史籍有确切记载的。“真宗景德四年建永安镇为县,改永熙陵副使、守陵都监为三陵副使、都监。”为了实施对皇陵的营建、护卫,宋庭特意从偃师、巩县、缑氏、登封四县版图中划出一块新政区叫“永安”;起初叫镇,后来升为县。“永安,赤,奉陵寝。”“景德四年升镇为县。”(《宋史·地理志》)
        五、采汉原庙之制作宫于永安
   《宋史》载:“天圣八年春正月”“作会圣宫于西京永安县。”宫成之日,文臣皆有专题颂文;欧阳修的应制之作是《会圣宫颂》,其文有云:“伏见国家采《汉书》原庙之制,以备园寝。”古谓“原者,再也。”先既有庙,今又再立,叫“原庙”,会圣宫是北宋王朝的宗庙。
   据史称,此“庙”初名“三圣宫”,后改为“会圣宫”。何谓“三圣”?“三圣”特指太祖、太宗、真宗。“天圣九年三月甲寅,奉安太祖、太宗、真宗御容于西京凤台山会圣宫。”(《续资治通鉴长编》)仁宗景祐二年……礼院言:“我太祖经纶草昧,遂有天下,功宜为帝者祖。太宗勤劳制作,真宗财成治定,德宜为帝者宗。三庙并万世不毁。”“三圣”改“会圣”,意为将来“奉安”于此的不止于“三”,而是“万”,“万世不毁”。“至于升侑……将来皇帝亲祠,请以三圣并侑。”是说,将来大宋各代皇帝的神位,都该奉祀在这里。“熙宁二年,仁宗、英宗御容赴西京会圣宫、应天禅院奉安。”印证了改名的用意。
     六、乃眷温洛,土圭测景,宅万邦而垂统
   会圣宫的建筑规格至高。“陟配于京,既崇于规格;因山为体,自成于宏敞。”宫殿之闳丽,布设之铺张,均可由《碑文》窥其一斑。
   会圣宫的选址一遵前代成法。“土圭测景,契阴阳之和。”(见《碑文》)“土圭测景”是周公经营“洛邑”的成法。《周官精义》:“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乃建王国焉。”
   何谓“土圭”?当前流行一种解释,说“土圭”即“圭尺”,指观星台测量日影的水平部分。这样解释没有揭示出“土圭”的本义。“圭”在古代是“王者有天下”的象征物——瑞玉、礼器。据西周时期的经籍载,天子执“大圭”以朝诸侯(接受诸侯朝参);以天子的名义祭祀天地用“镇圭”;至于“土圭”,先儒释云:“土者,度也。”“日至之景,尺有五寸,与土圭等”,说“土圭”是用来度量的。
   然而,“尺有五寸”的日影是以夏至之日在洛阳“立八尺之表”为前提的,并且还得在中午;这是极特殊的个例,除此之外的日影都要长于“尺有五寸”。因此笔者认为,“土圭”不是普通的尺子;“土圭测景”不同于现代的地形测量,也不是纯技术的问题。
   “土圭测景” 的“景”也不可简单地等同于日头的影子。“景”是什么?“景”是古代帝王营建宫邑时所举行的礼法仪式。《诗》有“既景乃岗”。在这里,“景”是动词,指对“乃岗”所施行的观星测景之类的礼法行为。《    诗》还有“景山与京”、“陟彼景山”“景员维河”等诗句,《左传》有“商汤有景亳之命”……这里的“景”所记述的都与帝王兴建都邑有关……偃师的“景山”就是这一类文化的遗存。
   为何宗庙不建在京城内,而建在偃师的邙山上?因为这里与皇陵隔河相望,近在咫尺;更重要的是,这里是周、汉故都的范畴。“乃眷温洛,实惟旧都。”《碑文》一再强调。
   何谓“温洛”?古代传说,谓王者若有盛德,则洛水先温。《文心雕龙》云:“荣河温洛,是孕图纬。”《隋书·天文志》云:“昔者荣河献箓,温洛呈图”。“河出图,洛出书。”是华夏文明发祥之源。然而,“河”(黄河)的特点是“荣”,而“洛”(洛水)的特点是“温”;“温”所蕴涵的感情是何等的神圣!
   总之,宋人对“西京”的历史地位是仰之弥高的。立西京,置永安,卜皇陵,建原庙,都是宋初帝王宗周继汉的政治手笔。

     参考文献:
     《宋史》、《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史记》、《帝王宅京记》、《乾隆五十四年偃师县志》等。
分享:
游客
要评论请先登录 或者 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