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动能不“退场”,新动能就难以“登场”,加快新旧动能的转换,破与立势在必行。龙海玻璃公司的做法,就是偃师市持续深化落实“9+2”工作布局,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先破后立,“腾笼换鸟”,以“智造”赋能稳增长的生动样本。
今年以来,偃师市抢抓战略机遇,主动融入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全面抓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做好产业、生态、文化建设“三篇文章”,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前5个月主要经济指标出谷见稳态势明显,在全省2019年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总体评价中排第12位,居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百强第83位,成功入选河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试点县(市)。
融入洛阳副中心建设,强化东组团支撑作用,关键在谋、在做。偃师市按照统筹好“破”与“立”、“转”与“聚”的要求,坚定不移深化思想解放,以思想之变引领行为之变,以观念之变推动发展之变,突出“五个聚焦”,着力实现“五个高质量”,努力打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样板区。
聚焦副中心建设
——着力实现项目建设高质量
偃师市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牛鼻子”,主动对标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等重大战略,对照洛阳市“9+2”工作布局、“565”现代产业体系和偃师市“222”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以体系为支撑、以专项为带动、以项目为抓手,持续推进“9+2”工作布局,科学谋划实施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生态转型等重大项目。
为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偃师市雷打不动坚持每周召开重点项目推进会,县级领导担任项目首席服务员,实行一个项目、一名服务员、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推进机制,形成了“谋划一批、开工一批、推进一批、竣工一批”的项目建设大格局。
今年,偃师市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26个、总投资556.6亿元,其中,省、洛阳市重点项目22个、总投资144.9亿元;截至5月底,续建及新建项目已开工93个、开工率达94%。争取上级各项专项债券资金7.2亿元,进入省储备库项目131个,均居全省前十、洛阳之首。上报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项目82个,总投资302.8亿元。
聚焦创新引领
——着力实现产业发展高质量
抓转型,打造“新引擎”。偃师市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突出延链、补链、强链,形成了富有偃师特色的“222”现代产业体系。总投资11亿元的深圳新星轻合金材料、总投资10亿元的龙海电子玻璃基板项目顺利投产。实施“三大改造”项目136个、完成投资40.7亿元;高标准推进制鞋、摩托车、电线电缆等10大传统行业提升改造,首批44家企业完成达标验收。
抓载体,打造“新高地”。偃师市产业集聚区入围“河南省西部(洛阳—平顶山)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特色商业区晋升全省二星级服务业“两区”。谋划实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绿色矿山产业园等一批“特、精、尖”产业园区,构建了以县级园区为主导、乡镇园区为配套、特色专业园区为补充的立体化产业发展格局。
抓创新,提升“驱动力”。去年以来,偃师市280家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4.69亿元、增长94.5%,增速居洛阳市第一位。建龙微纳成为中部地区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健稷农业产业园晋级国家级星创天地。设立5000万元产业创新发展基金,成立浙江大学新经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偃师分中心,助推企业创新发展。
抓开放,引来“金凤凰”。去年以来,偃师市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4个、总投资181.6亿元,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11个、总投资145.5亿元。投资50亿元的中信温泉小镇、投资40亿元的万达广场等项目签约落地。2019年完成进出口总额6.25亿元、同比增长17.2%。
优环境,赢得“大舞台”。着力打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四最”营商环境。目前,偃师市39家职能部门1184个审批事项实现“一网通办”,企业新设立登记不超过4小时,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当场办结、立等可取”。今年4月新登记市场主体689户,其中企业248户、同比增长60%。3家企业获评全省“专精特新”优质中小企业。
聚焦都市圈建设
——着力实现城乡发展高质量
偃师市积极融入洛阳都市圈建设,强化东部组团支撑作用,构建“一中心、一重点、六特色、美丽乡村全覆盖”城乡规划格局,城市规划面积达52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达33平方公里。
近年,偃师市以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为抓手,实施百城提质工程项目277个、总投资370亿元,建成项目118个,完成投资121.27亿元,实现城乡建设从“大写意”转向“工笔画”。与此同时,建设夏都大道、杜甫大道、邙山大道等城市主干道路20余条;突出夏商特色,完成城市区“四纵三横”立面改造;提升改造背街小巷42条,建成游园26个、城市书房5座、公厕66座、停车场5个;城市供热面积达514万平方米、集中供热率80%。
城市公园绿地面积达263.25公顷,绿化覆盖面积1064.56公顷,绿化覆盖率达38.02%。建成省、洛阳市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示范村31个。
聚焦绿色发展
——着力实现生态建设高质量
偃师市静脉产业园一期项目规划建设的生活垃圾、餐厨垃圾、污泥、病死畜禽处理等四大园区正加紧推进,预计明年5月建成后年处理生活垃圾43.8万吨,年发电量1.82亿千瓦时,同时可为周边工业企业提供36万吉焦的清洁蒸汽,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多赢。
近年来,偃师市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决心,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开展环保百日攻坚、环境治理攻坚年等专项行动,取缔拆除南部山区所有违法违规石料厂、铝烧窑、石材加工企业,取缔了一大批“散乱污”企业、违法违规养殖场,拆除违法建筑300余万平方米,完成6个城中村整村征迁任务,“散乱污”企业基本实现动态清零,腾出土地近万亩,为新动能发展创造条件、留出空间,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
与此同时,偃师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七绿”工程为引领,完成万安山、北邙生态修复工程和首阳山森林公园荒山荒坡绿化3200亩,建成17公里的洛河生态公园和26公里的伊河生态林带,累计打造绿村140个、绿企150个,高标准完成连霍高速、郑西高铁、中州路、杜甫大道、夏都大道等“五纵八横”廊道绿化,基本实现了“水清、岸绿、路畅、惠民”的目标。
聚焦国际人文交往中心建设
——着力实现文旅产业发展高质量
马蹄泉旅游度假村位于偃师市缑氏镇,紧邻玄奘故里,相传是由玄奘坐骑白龙马踩踏而成,沟域内自然风貌别具一格,是以休闲、娱乐、度假为主要内容的沟域经济示范区旅游项目。
走进马蹄泉旅游度假村,民俗博物馆、动物园、水上乐园、窑洞宾馆、休闲采摘园、儿童乐园等设施齐全,游人如织。该项目一期建成运营以来,年接待游客130余万人次,营业收入3000余万元,带动就业260余人,实现从荒山荒沟到新兴民俗旅游景点的蝶变,成为当地群众的“聚宝盆”和城市居民回忆乡愁的“故园”。
近年,偃师市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坚持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用旅游的方式传播文化,以文化旅游、沟域经济和特色小镇等为重点,谋划实施项目13个。玄奘故里提升工程有序推进,偃师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积极实施。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周边区域配套设施日臻完善,博物馆最高日接待游客3.8万人次,累计接待50万人次。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如今,偃师上下正以“进取”“拼抢”“攻坚”精神,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持续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洛阳加快建设副中心的大潮中奋力拼搏、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