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与偃师景山 ——范仲淹倡导的《庆历新政》曾把偃师、缑氏做改革试点
景山画仙第一庄
2019-02-01 12:30
组图

    提起范仲淹,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千古名句。北宋著名统帅、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范仲淹所著《岳阳楼记》中的这个名句脍炙人口,中小学生写作文常会引用,字里行间流露的那种忧国忧民、心系天下的情怀,为后世景仰,代代传颂。

    图片:timg.jpg


       说起景山,人们自然会想起北京的景山,但很少有人知道,北京的景山竟是源自于洛阳偃师的景山?讲提范仲淹与洛阳偃师景山的故事,很多洛阳人和偃师人更不知晓,更别提“范仲淹《庆历新政》与偃师的渊源”了。
      今天向大家叙说解读“范仲淹”和“洛阳偃师景山”两者之间的渊源,增加一下大家的西亳市民自豪感和茶余饭后的美谈。

    图片:景山2.jpg



       北京景山原名青山,又称煤山、万岁山,由于它的位置正好在京城的中轴线上,又是皇宫北边的一道屏障,所以,风水术士称它为 "镇山"。占地32.3公顷,原为元、明、清三代的皇家御苑。景山高耸峻拔,树木蓊郁,风光壮丽,为北京城内登高远眺,观览全城景致的最佳之处;明清帝王常来此赏花,习箭、饮宴,登山观景,是一座优美的皇家花园。
       清顺治十二年(1655),清廷改名为景山。 景山名称含意有三:首先是高大的意思。《诗经·殷武》中有"陟彼景山,松柏丸丸"之句,说的是三千年前,商朝西亳的都城内有一座景山;其次,因为这里是帝后们"御景"之地;再次,有景仰之意。康熙十九年(1680年)春,康熙帝登景山眺望京师,见晨雾缭绕,霞光流云,一派春色,即作诗一首,其中有“云霄千尺倚丹丘,辇下山河一望收”之句。丹丘乃神仙居所,此处以其比喻景山。乾隆十四年(1749年),移建寿皇殿至景山正北面。乾隆帝在其《御制白塔山总记》中写道:“宫殿屏扆则曰景山。”说明神都洛阳、西亳偃师实乃宝地,不仅夏、商、周等多个王朝在此建都,就连北京紫禁城的山水,都仿照洛阳偃师景山的风水而建。
       三国时期文学家曹植在《洛神赋》的开头说:“余从京城,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陵景山。”讲的是他从当时的京城洛阳返回他东方封地,走的是绕过伊阙关、经过轘辕关这条通向京城东南方地区的交通干道。他先过通谷,再登景山(偃师顾县镇曲家寨村),这时太阳已经偏西,实在车困马乏。这才在芳草河边解马驻车,让马儿在灵芝地里吃草。他到杨树林从容漫步,对洛水纵目四望。于是,在景山这里,发生了《洛神赋》的故事。
       而范仲淹与偃师的故事,也要围绕偃师景山开启。近日,由我市民间工艺美术师都正亮修复的范仲淹手书“景山”石碑和“天庭紫府”漆金匾额,在偃师市顾县镇曲家寨村景山风情博物馆内(玉皇庙)一经亮相,就观者如潮,传为美谈,令人心驰神往、合影留念、浮想联翩。谁能想到,974年前由范仲淹主导的一场体制改革--《庆历新政》,竟与洛阳、偃师、缑氏密切相关。以此地试点,扩展到河南全省乃至全国,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体制变革。

    图片:微信图片_20190201120941.jpg


    而据史料考证,范仲淹不仅在偃师顾县镇曲家寨村(宋代为“范家寨”)留宿居住过,并且还亲自督导促成了偃师、缑氏等县级政府部门的合并精简,继而向朝廷提议启动了《庆历新政》改革方案。据曲家寨村范仲淹后裔范丁旺先生提供的《范氏家谱》中记载:顾县镇在宋代为缑氏县衙所在地,曲家寨村在宋代时称范家寨,范仲淹的四伏兄长时任范仲钧担任缑氏县尉,范氏家族定居于此而得名“范家寨”。范仲淹在赴西北戍边往返期间,曾路过并留宿偃师顾县镇曲家寨村(范家寨)。
    儒林房始祖范钧,字君佐,居河内偃师县庆历六年1046年)贾黯榜第六十四名进士,及第后任儒林郎,后任苏州府长州县知县,其子孙遂为儒林房。(范仲钧,以儒林郎任长州县令,生二子,长子范纯诚九岁时被文正公收为养子。)
    范纯诚(10261084),字子明。原籍江苏吴县(今苏州市),生于宋仁宗天圣丙寅三月初三日子时,范仲淹之侄。宋元丰六年(1083)举进士,历官至婺州保宁节度使,曾有题名碑记在金华大司澄清堂,并郡志可证。居于河南偃师县九岁丧父未冠母又丧,从叔父希文(范仲淹),文正公范仲淹爱其如亲子而教养之。
    子明勤奋好学,学业长进,经奏补太庙齐郎,期间学而不辍,转升朝请大夫、婺州保宁节度使。在任时出访金华就日乡,见清江北滨,山明水秀,土地美沃,俨然为一农垦区,于是带领眷属结庐以备定居。实为清江(今塘雅镇溪干村)范氏始祖。子明为官清廉,在任时为加阔婺州城墙竭尽其力,元丰甲子(1084)十二月二十日病逝于任,享年59岁,深受百姓爱戴。中吴尧夫曾撰赞语云:“忠于上国,泽及下民。婺以大治,军护保宁。德隆朝野,名著缙绅。贻厥嘉猷,麟趾振振。”赞语多属褒表,但可佐证其为人为官之光明。范子明死后,因时势不能护法北归,卜葬婺东四十里许金华就日乡清江(婺江)之北,冢名东墓,其山形号为长蛇奔江之势。子明生前常以叔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训以教育下代,坚信齐其家必先修其身,修其身必先正其心之理,因而子孙名贤辈出。

    图片:微信图片_20190201120958.jpg



       资料显示:庆历三年(1043年),元昊请求议和,西方边事稍宁,仁宗召范仲淹回京,授枢密副使 ,又擢拔欧阳修、余靖、王素和蔡襄为谏官(俗称“四谏”) ,锐意进取。六月,谏官上言范仲淹有宰辅之才,仁宗欲拜为参知政事,范仲淹推辞不就;八月,仁宗罢免副宰相王举正,再拜范仲淹为参知政事。
     宋仁宗调整辅臣结构后,多次召见富弼、范仲淹等人,征询天下大事。范仲淹虽感谢皇恩,却认为事有先后,朝廷陈弊积久,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仁宗遂亲笔诏书,开天章阁、陈设笔砚、赐坐以待。1043年(庆历三年)九月,在宋仁宗连日催促下,范仲淹惶恐不安,退朝后作《答手诏条陈十事》,认真总结其从政28年来酝酿已久的改革思想,呈上的新政纲领,提出了十项改革主张:“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推恩信、重命令、减徭役”等十件事,上疏仁宗。除第七项兵制有些认为不便而没有实行外,其余事宜仁宗皆为采纳,诏书统一颁布,以示天下。
       偃师市顾县镇曲家寨村景山风情博物馆展存的范仲淹书体“景山”二字,落款是“庆历三年冬十月  范仲淹 书”,恰是范仲淹的新政纲领十条主张得到朝廷认可后所书写。北京博物院所藏的范仲淹书信,明确些有“景山学士四哥”字迹,表明该信是写给其偃师景山的兄长范仲钧的亲笔信。
       范仲淹在地方任职时的政治实践与思考,成为他后来实行庆历新政方案的蓝本。我们来看一下范仲淹的庆历新政改革方案《答手诏条陈十事》。其中的第八项《减徭役》这样写道:
      “ 臣闻汉光武建武六年六月诏曰:“夫张官置吏,所以为人也。今户口耗少,而县官吏职所置尚繁。令司隶、州牧各实所部。”二府于是条奏,并省四百余县,天下至治。臣又观西京图经,唐会昌中,河南府有户一十九万四千七百余户,置二十县。今河南府主客户七万五千九百余户,仍置一十九县。主户五万七百,客户二万五千二百。巩县七百户,偃师一千一百户,逐县三等而堪役者,不过百家,而所供役人,不下二百数。新旧循环,非鳏寡孤独,不能无役。西洛之民,最为穷困。
       臣请依后汉故事,遣使先往西京,并省诸邑为十县。其所废之邑,并改为镇,令本路举文资一员,董榷酤关征之利,兼人烟公事。所废公人,除归农外,有愿居公门者,送所存之邑。
       其所在邑中役人,却可减省归农,则两不失所。候西京并省稍成伦序,则行于大名府。然后遣使诸道,依此施行。仍先指挥诸道防团州已下,有使、州两院者,皆为一院。公人愿去者,各放归农,职官厅可给本城兵士七人至十人,替人力归农。其乡村耆保地里近者,亦令并合。能并一耆保管,亦减役十余户。但少徭役,人自耕作,可期富庶。
       在范仲淹的主持下,几个月后,偃师、缑氏等地作为试点,上述建议得到实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46庆历四年五月载:“己丑,省河南府颍阳、寿安、偃师、缑氏、河清五县,并为镇。逐镇令转运司举幕职州县官使臣两员,监酒税,仍管勾烟火公事。又析王屋县隶河南府。始用参知政事范仲淹议也。”南宋王应麟在《玉海》卷18将这项改革归纳称作“庆历省县邑”。
        这些改革措施中,除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三项外,其余都为改革吏治的措施,这也确是给内外交困的宋王朝对症下药、正本清源。但“择官长”、“明黜陟”、“抑侥幸”等措施施行后,影响了许多官员的既得利益,改革受到了多方面的攻击,加上守旧势力的顽固阻挠,使十项改革措施只实行了六项就半途夭折,“庆历新政”以失败告终。
       可惜的是,人去政废,当范仲淹被迫离开朝廷,庆历新政失败后,原本打算由河南试点,从此推向全国的地方行政区划的改革被中止,省并之县又被恢复旧置。一废一复,劳民伤财。不过,范仲淹的思考初衷以及具体实践值得肯定,政治智慧也值得借鉴。范仲淹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已成为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千载迄今,各地有关范仲淹的遗迹.始终受到人们的保护和纪念。而屹立在洛阳偃师市顾县镇曲家寨村景山风情博物馆的范仲淹书法“景山”和“天庭紫府”碑刻匾额,也会给更多的后世学人以鼓舞和启迪。

    分享:
    游客
    要评论请先登录 或者 注册
    仁士1 论坛版主 2019-02-03 08:18 沙发
    好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