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和乡愁中的偃师歌谣(本土原创,连载ing,不断更新添加——总有一首歌谣击中您的心扉!带您找回曾经的美好岁月及人生!共计101章节,目前不断更新中……)
游客
要评论请先登录 或者 注册
91条回应 只看楼主 最新
红军影像 贵宾 2020-12-29 01:06 90楼
家风和乡愁中的偃师歌谣(2)|(河南)李红军

   偃师本土传唱的歌谣中,除了小清新和小可爱的风格之外,反讽与荒诞也是一大主流,下面这首《咪咪猫》就是特别招人喜爱的一首带有荒诞+搞笑+反讽色彩的作品。

咪咪猫,上高桥,
担担水,凹凹腰。
石榴骨朵结樱桃,
爹一朵,nia(方言音,意思:娘)一朵,
剩下一朵喂鹦哥。
鹦哥吃吃会奏(方言,意思:做)啥?
会扫地,一扫扫到南场里。
碰见一个卖糖哩,
啥糖?芝麻糖,
掐一疙瘩儿叫我尝尝,
粘住老爷哩嘴,
打断卖糖哩腿。
卖糖哩,您走吧!
俺娘出来木(方言,意思:没)好话。
红缎子鞋,黑缎子袜,
一脚踢你个仰摆叉。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石榴骨朵是结不出樱桃的——除非嫁接,但是,我目前还没听说有人实验成功。
   1966年生于河南济源(距离偃师只有65.9公里)的作家李洱,2007年11月出版长篇小说《石榴树上结樱桃》,作家把笔伸向了神秘的乡村权力场,描写了在权力的诱惑面前人们的自尊、良知受到的考验,反映了权力对这片净土的侵蚀。
   我不敢说李洱的这部小说名字一定来自于这首歌谣,至少,两者是有一定联系的。
   咪咪猫,咪咪为象声词,常用作对猫这一宠物的爱称和呼唤猫的叫声。对于部分没有名字的猫,人们都这样称呼它们。 歌谣中的咪咪猫很厉害,上到高高的桥上,还会担水,累了就凹凹腰,锻炼一下。这咪咪猫分明就是一个小当家。
   就在咪咪猫休息的空档,突然杀出来一句话:石榴骨朵结樱桃,这还了得?!荒诞,无比荒诞,不去管它。这种情况不容易逮着,赶紧掐吧!爹一朵,娘一朵,咪咪猫把石榴树上开的樱桃花,摘下来,送给二位双亲,颇为孝顺。剩下一朵喂鹦哥。如此说来,咪咪猫总共摘了3朵这样的奇花,鹦鹉喜欢得不得了,吃了一朵,吃下后竟然会扫地,天呀!人拿的大扫帚必须得缩身变小,好让鹦鹉使唤呀。
   鹦鹉扫地扫到了南场里,扫得可真远,咪咪猫赶紧去撵鹦鹉,怕出什么意外。咪咪猫撵得上气不接下气,刚想歇歇气,没想到竟碰到一个卖糖里,瞅瞅卖的什么糖去?不是水果糖,也不是奶糖,原来是芝麻糖,兴许这咪咪猫没吃过。没吃过,难道就不能尝一尝吗?好吃了就多买点嘛。
   卖糖的人估计卖到了咪咪猫家的地盘,也只好打出免费品尝的牌子了。但是,卖糖的人肯定心里直嘀咕,没吃过,你也敢随便品尝吗?
   鲁迅先生曾称赞:“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
   芝麻糖可比螃蟹还要厉害呢!
   这一点,咪咪猫并不知道,可见其生活的单调和闭塞。这也决定了咪咪猫的怪诞行为。
   咪咪猫请求卖糖的人掐一疙瘩儿尝尝,谁曾想,由于没有防备,加上芝麻糖的制作工艺欠佳,芝麻糖粘住了咪咪猫的嘴巴和牙齿,咪咪猫气不打一处来,自称老爷,口口声声非要打断卖糖人的腿。这真是一场闹剧,僻静乡村的无知闹剧。
   估计卖糖的人也不甘示弱,“我不让你吃吧怕你说我小气,你第一次吃,不会吃,吃了粘住嘴,还要怪罪我,真是岂有此理?”
   咪咪猫也想开了,卖糖哩,你走吧!要是俺那拿着石榴树上开的樱桃花的娘出来,看见了,肯定不会说你一句好话。
   卖糖人愣在原地。
   咪咪猫补充道,俺娘脚穿红缎子鞋,黑缎子袜,一脚踢你个仰摆叉。
   这样的咪咪猫还是敬而远之地好。这首歌谣是讽刺那些性格有缺陷的人,平日里干家务挺卖力,也懂得孝敬之道,就是出门遇事不冷静,爱占小便宜不说,而且还有天大的火气。
   这就是我们的《咪咪猫外传》!

  (未完待续)
红军影像 贵宾 2020-12-28 23:47 91楼
家风和乡愁中的偃师歌谣(1)|(河南)李红军

   以哪一首歌谣开场呢?煞费心思。这首开场的歌谣十分重要,它可能要奠定这本书的基调。所以,我慎之又慎,不敢掉以轻心。想来想去,决定最好还是以“嬉”(游戏)类开头吧。我在书上和网上来回搜寻,也在童年的记忆中搜寻——
   一群头扎羊角辫的女孩在带有相片遮罩的乡村场地上跳橡皮筋儿。阳光下,她们的影子修长、优美。那用橡胶制成的有弹性的细绳,头尾相接后,两端被两个相对而立的女孩的双腿拉直并固定,其他女孩就在这两条琴弦一样的橡皮筋儿中间来回踏跳。按规定动作,完成者为胜,中途跳错或没钩好皮筋时,就换另一个人来跳。
   快听,她们的口中念念有词:

“小皮球,架脚踢,马兰开花二十一;
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
四五六,四五七,四八四九五十一;
五五六,五五七,五八五九六十一;
六五六,六五七,六八六九七十一;
七五六,七五七,七八七九八十一;
八五六,八五七,八八八九九十一;
九五六,九五七,九八九九一百一……”


   这是女孩跳皮筋儿时唱的歌谣。很奇怪,它直接从21开始,一直数到101。中间还掉了许多数字,也就是说这首歌谣作为计数方式,它是不准确的,只是具有象征意义,带有节拍性质。那它为何是这个样子呢?每个人听了看了这样的数字组合,一定是云里雾里。
   很显然,这是一位数学老师编的歌谣,参照并模仿了乘法口诀表。好多人看不明白,觉得它是纯粹数字游戏。
   我的研究结果是:它不是随便编的,里面大有玄机。
   第一行的“二十一”源自俗语“不管三七二十一”,意思是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不管三七二十一则出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左手交银,右手交人,若三日没有来时,老身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公子不公子,一顿孤拐打那光棍出去。”
   结尾的“一百一”实为一百零一,为了追求工整,舍去零字。一百零一意味着百里挑一,无可挑剔,游戏玩得很圆满,很尽兴。
   说完头尾的数字来历,说中间。我们必须把这9行歌谣竖着看,第1列、第4列、第7列,均为从20到100的十位数上的数字,这个好懂;从第7列到第13列,横看均为数字递进,有规律,也好懂。
   最难懂的部分集中在第2列和第5列的数字“五”,以及第3列的数字“六”和第6列数字的“七”上,为何这样选择数字?为何这样编码,而不是其他?
   先说第6列的数字“七”,因为歌谣的每一行最后一个字均为“一”,十个数字中和“一”押韵的就只有“七”,舍我其谁?!七就这样定了。
   第2列和第5列的数字“五”,居于每句的正中间,像轴心一样。这和发源于洛阳(距离偃师市30多公里,偃师市是洛阳市的下辖县级市)的河图洛书中数字5的位置相同。

4   9   2
3   5   7
8   1   6


   这个图形就是河图洛书(又名幻方)的简化形式,是宇宙中数字最和谐的对称图。每行、每列、每对角线的三个数字相加都是15,5处于核心位置。这个歌谣也把五放在每句的正中间,显然是借鉴。比如:三五六,八五七等等,这样安放的目的,追求的自然是和谐。必须注意:歌谣中的三个相连的数字加起来不一定是15,只是借鉴河图洛书把5放在句子正中间而已。
   现在说第3列,为了不至于和七拉开距离,就只有选择六了,紧密相连,也显得连贯,而不是突兀。试想第9行中的“九五六,九五七”的前半句,如果改为九五四,或者九五二,和下半句“九五七”就有些隔断感,不协调,就真的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感谢您!你耐着性子看到这里,总算是看完了,一头雾水变为一身汗水,不过总算是弄明白了一首歌谣的运行机制和内部构造。
   现在,试着传唱一番,它是欢快的,也是协调的。
  

  (未完待续)
1 2 3 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