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大唐Ⅳ——玄宗朝&同州朝邑县&刘幽求&妻子 |(河南)李红军
红军影像
红军影像 37296 0
2023-07-12 11:13

梦回大唐Ⅳ——玄宗朝&同州朝邑县&刘幽求&妻子  |(河南)李红军


       梦为乱象。梦是生活现象和精神想象的拼贴,是睡眠中大脑细胞按照无意识或潜意识规则拼贴的,大多时候梦境呈现出混沌或浑浊状态,导致陷入梦境中的人物、事物及事件形成混乱的景象。这样一来,驴唇才会对住马嘴,甚至风马牛才会相及。因梦中地域狭小且距离较近,马和牛虽然一开始奔跑在各自地盘,一旦受惊开始逃逸,也会跑到对方境域。

       占有乱像之名的梦,并非一味地将人类导入迷径或者迷途。若把梦看作一条线段,它一端连接着人类或清醒或迷糊的意识,另一端则连接心灵。梦就在这两个端点间来回游离。当一个梦处于这条线段上靠近心灵一端的黄金分割点,乱像就会演变成一种笼络心灵中魂魄真实情境的复印件,即梦为心灵的拷贝。

       白居易弟弟白行简在传奇之作《三梦记》中记录的第一个梦,人看了直呼过瘾,其中隐藏的玄机则拖延了1200年。

       武则天执政时,刘幽求考中进士,被朝廷任命为阆中县的县尉,掌管治安捕盗之事。由于刺史对他不礼貌,他就效仿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而去,后来他又被授予朝邑县的县尉。这天,刘幽求奉命出使,办完公干天已黑了,他急忙赶回家。走到离家十几里的地方,路旁有家寺院,他本不想歇脚,只是寺院里传出来一片欢声笑语,引得他暂时停下疲惫的脚步。屏息细听,听着听着,他环顾四周,只见黑暗中的寺院围墙有些残破,透过一处缺口的小洞,可以直接目击到寺院里的情景,简直如同置身于陶渊明的桃花源。

       刘幽求俯下身子窥探,借助他那县尉身份所依仗的锐眼,发现十几个男女混坐,桌上杯盘罗列,男女围成一圈吃饭饮酒。刘幽求再次定睛,发现他的妻子赫然夹在其中,那张脸对着别的男子有说有笑,说的什么话听不分明,笑则是发自内心的。他用沾染有寺院围墙粉灰的右手托住下巴,妻子没有在温馨的家里和衣而眠等着他,跑到这里干什么?他顿时感觉一天的辛苦白费了,早先惹得刺史不待见,现在妻子又抛弃了他独自寻欢。可恨的刺史和妻子蓦然变成他难以释怀的心魔,用无形的绳索和锯子活活地将他折磨。

       经再次确认,头戴倾斜后吸附明月之光的步摇的女子就是他的发妻。刘幽求向贴身随从使了个眼色,两人就要心照不宣地进入寺院侦查,无奈落锁的大门如同封住黑夜脖颈的胶漆一般沉重。刘幽求的脚掌在黑暗中踩到一枚瓦片,捡起来隔着围墙投掷进去,并拿眼睛透过刚才的小孔紧盯风声,只见瓦片正好击中洗手盆,水花四溅,那些人抱头鼠窜。刘幽求踩着随从的肩头,越过围墙翻身入院,发现大殿和东西厢房一个人影儿也没有,寺庙的大门还在外面反锁着。

       刘幽求一身冷汗跑回家,刚刚睡下的妻子听到他平日稳重今日却无比傲慢的脚步,急忙起身凑上前来向他问寒问暖。刘幽求强压住心魔再度焚烧的一股无名的烈火。妻子笑着说,刚才梦见和几十人在一家寺院游玩,彼此互不相识,却坐在大殿里吃饭。有人从外面扔来瓦砾,杯盘顿时变得一片狼籍,因此才惊醒了,并立即听见郎君暴躁的脚步。

       发妻头戴的步摇还等着刘幽求迟钝的手帮忙摘去。刘幽求眼球中密布的血丝,经过心头的烈火进一步炙烤,迷彩的眼光仿佛雨雾一样遮挡住凸凹不平的夜幕。至死,刘幽求也难以相信这发生的一切。

       梦看似偶然,实际上形同惯犯。后来升迁宰相的刘幽求起初是以捕贼官发迹的,他尚且不能解释专属于他的这则梦,我又何德何能,妄想凭借文学的手段,一朝将之揭露开来?我相信只要贼心不死,就一定能手到擒来。进士科考试重在考察诗赋,想必考中进士的刘幽求,吟诗作赋的功夫自然不在话下。我发现《全唐诗》竟然只收录刘幽求一首名为《书怀》的五言绝句,他所作的其它诗篇,肯定是被时光的大浪淘沙一般淘掉的,那么这首诗极有可能是把金钥匙。


心为明时尽,君门尚不容。
田园迷径路,归去欲何从。


       明时,指政治清明时代,常用来称颂本朝;君门,指宫门或京城;不容,不容许存在,为世所不容;迷径,迷路;归去,回归田园;何从,从何处,怎么办。

       这首诗酝酿的祸端,正是刘幽求生平念念不忘的逶迤情愫。我这颗心灵中的热血都奉给了朗朗乾坤,而那九重门甚至万重门的宫阙还是容纳不了我的良策,在前往陶渊明开辟的田园诗一样的途中,我迷失了路径,一心想要回归人生的田园,却不知道该怎么办?

       跟刘幽求有关的那场遭遇,以及其妻子所作的梦幻,正是刘幽求在其诗歌《书怀》中孜孜以求的答案。刘幽求通过夜晚遇到的寺院,窥探到的正是他心灵中潜藏已久的一幕乱象。而作为内人的妻子,恰恰是他内心的操守者。他用瓦砾打破梦境,等于有勇气亲手打破内心乱像导致的命运僵局。回到家也即回归田园之后,内心也即妻子立即给予他镜子一般的回应或者照应,使其清醒后,找寻到属于心灵的宁静与释然。

       老子曰: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只有内心的操守才能够使浑浊安静下来慢慢澄清……


       2023.07.12偃师/
分享:
游客
要评论请先登录 或者 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