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伟伟 讯)8月14日,我市召开2016年上半年全市重点工作推进会,总结上半年工作,部署下半年工作。今年上半年,我市重点工作推进如何?到底有哪些亮点?不妨看看我市上半年的“成绩单”。
经济发展稳中有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4亿元,增速与洛阳市持平,比全省、全国分别高出0.8个、2.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145.5亿元、增速居洛阳市第3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7亿元,比上年同期提高4.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1.6亿元、高于洛阳市、全省、全国增长速度;主营业务收入595亿元,实现利润40.2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上半年时间任务“双过半”目标,为顺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现代产业体系逐步构建。依据洛阳市“五强六新五特”现代产业体系,我市初步确定以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为主导产业,以新能源、现代物流产业为新兴产业,以电子商务、文化产业为特色产业的“222”现代产业体系。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小麦播种面积35万亩、总产1.41亿公斤;完成2015年度农田水利设施维修养护项目和高龙镇、缑氏镇抗旱应急调水工程;新发展农业合作社8家、家庭农场5家、休闲农业观光园2个;洛阳台湾花博园、唐恭陵绿色生态园等6个农业生态园成为洛阳市“百色农庄”品艺提升园区。
现代服务业加快提升。特色商业区完成增加值3.2亿元、增长17.2%,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增长20%,税收4820万元、增长14.1%;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0.5亿元、增长35.6%。
开放招商持续发力。签约招商项目29个、总投资161.1亿元,已开工建设22个、总投资84.1亿元;利用省外境内资金47.85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80%以上;外资1.6亿美元,完成目标任务的85.2%。
项目建设稳步推进。谋划重大项目216个、总投资648.2亿元,上半年累计完成投资118.2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54.6%;竣工项目23个、总投资19.2亿元;新开工项目52个、总投资67.3亿元。
两个“沉睡”项目盘活。万年硅业与顺风光电科技公司合作,形成年产1万吨多晶硅的产能,年产值可达15亿元,目前项目已正式投产;东方日升(洛阳)新能源有限公司成功重组上海超日(洛阳)太阳能有限公司,形成年产1.5GW电池片的产能,年产值可达21亿元,目前已形成日产17万片电池片的产能。
地企对接积极实施。除与洛阳中硅高科有限公司合作实施中国恩菲(偃师)研发基地及产业化项目外,拟对接的还有洛阳建龙微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与洛阳师范学院合作共建分子筛吸附速率及元素分析测试中心,华通电缆公司与河科大合作开发多种新型电缆,亚明LED与河科大合作研究LED照明光学分析、散热技术及材料,辰闰科技与洛阳理工学院合作开发新材料。
资金难题逐步破解。通过银企洽谈会等形式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签约贷款493笔,投放406笔、21.15亿元;各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24.86亿元,较年初净增8.14亿元;积极引导企业上市融资,上市企业后备库进一步壮大,入库企业达20家,通过资本市场融资5.02亿元;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53个、1.26亿元,申报专项建设基金项目3个、1.4亿元;组建偃师市国资集团。
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建成区和南部滨河区,西寺庄、后庄、高庄、齐庄、城西等5个棚户区改造项目交工安置房8栋、基本完工4栋、正在施工10栋,建业森林半岛、水岸绿洲、万通福瑞城、旭日华庭等开发项目30栋楼正在建设,5个旧城改造项目总投资5.63亿元、完成投资4.2亿元,恒硕新都汇、影苑公寓项目交工;首阳片区,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中州路路灯工程等6个项目完工,聚贤路、蔡侯路、开阳路等5条市政道路即将完工,山水人家社区正在验收交房,塔庄社区、新寨社区一期工程正在扫尾。
城乡环境持续改善。7个洛阳市级美丽乡村24个建设项目完成15个,3个省级美丽乡村试点稳步推进,2个村庄成功申报省级美丽乡村试点。
交通路网日趋完善。杜甫大道全线通车,洛偃快速通道扩宽工程主体基本完工,龙少线工程正在进行路基施工,中州路与G207互通式立交桥、省道314线偃巩交界至偃孟交界段改建工程、国道310偃师境改建项目正在加紧实施。
生态建设成效凸显。洛河综合治理项目完成橡胶坝消能设施一级消力池修复,南岸樱花大道、生态岛等景观初具形象;高标准完成35个示范村和20家企业绿化;取缔拆除“新五小”“十五小”企业68家,大唐首电1号2号机组、华润热电1号2号机组超低排放治理完成。
脱贫攻坚成效初显。全市确定贫困人口4898户、16180人,并完成建档立卡工作;实施产业扶贫项目6个、总投资180万元,其中科技扶贫项目3个,刘坡村的鸭苗、双塔村的鸡苗和丁门口村的猪崽已发放到位,到户增收项目3个;车李村、来定村的羊羔和任窑村的猪崽已发放到位;实施整村推进项目7个、总投资490万元,目前来定村等5个村庄的道路项目已完工,双塔村和任窑村的水利项目本月底可完工;成立互助会总会,市财政注资400万元,邮储银行放大后形成2000万元信贷资金,目前已发放6笔、24万元;举办“农民工(贫困人口)转移就业专场招聘会”,多措并举推进贫困户劳动力转移,目前已转移1270人;驻村帮扶、分包帮扶进展顺利,20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驻村开展帮扶;110个帮扶单位深入154个行政村、2700名干部深入4898个贫困户,帮助理清脱贫思路、制定帮扶措施;30家重点企业与20个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实现企业帮扶与产业脱贫的无缝对接;因病、因学致贫的贫困户帮扶政策已出台,正在抓紧落实。
社会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全市民生支出8.8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7.9%;新增城镇就业2957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97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2068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976万元,发放新农合补助资金7478万元、城乡居民养老金5018万元、城乡低保金及五保金2304万元。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水平稳步提升,高考工作再创佳绩,一本上线617人、增幅34.7%,二本上线1529人、增幅13.1%;农村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项目完工41个,4所公立幼儿园建设有序实施;文化体育、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平安建设、信访稳定等工作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这份不俗的“成绩单”,鼓舞人心,令人振奋,也让全市人民对偃师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